【机电】雷锋月系列报道之聂友江先进事迹

作者:电气来风 时间:2023-03-16 点击数:

“爱心已点燃,就不要再等待,在我们有限的生命里,去经历让人难忘而有意义的人生体验。在奉献中,体味快乐、收获幸福、努力成长。”我是来自武汉晴川学院机械与工程学院机器人2002班的聂友江。

在2021年暑假期间,我积极响应学院组织的大手拉小手三下乡志愿支教活动,是我大学期间一次宝贵的经历。在志愿活动举行面试的时候,当问道为什么来参加这个志愿者活动时,我深切的说“当我还小的时候,在农村是留守儿童,在六年级的暑假期间,一群来自武汉大学的哥哥姐姐们来到我们小学,带领我们写作业,上音乐、美术、舞蹈课,带着我们学习英语单词,带领着我们读书,让我第一次了解到来自一群陌生哥哥姐姐们的善意,给了我极大的鼓舞,让我知道了大山以外的世界,也为我种下了的一颗社会服务的种子。我非常希望学院能给我这次宝贵的机会,让我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前往武汉渔樵的驻村地点,我们带着满腔热血,将自己的所学灌溉在那片陌生的土地上,那里孩子们的善良深深鼓舞着我,家长们也拉着我们的手,话语中对我们充满了信任,再加上村里领导们的支持,让我们的支教生活非常顺利,让我感觉自己做的一切都很值得。每天的工作小结,每天的备课任务都让我过的非常充实。

支教生活快要结束的时候,孩子们纷纷拉着我们的手问我们明年还会来嘛?“有机会我们还会来的”,我知道,我与这片土地已经结下了不解之缘。22年的暑假期间,很荣幸再次被选中前往渔樵村进行支教志愿活动,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望着孩子们熟悉的面孔,各种情绪瞬间涌上心头,我如期赴约!我想志愿者的意义就在于此,找到自己心中的坚持,将爱心与善意传递下去。

除了支教活动,我还在假期利用空余时间做村里的防疫志愿者。在村里的服务社统计假期的外乡反还人员,统计疫苗的接种情况,每天都有反乡流动人员在我这里进行报道记录,虽然每天的工作量很大,但看到村里人的笑容和听到飘在耳边的夸奖都会很开心。尽自己所能为家乡出一份力量,奉献出一片爱心。

同时,在体测期间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担任体测志愿者,带领着体测班级进行体前屈的测量,为同学们提供体测服务。学校本来就是一个集体,我们每个人不光只想着索取,还要想着为学校做些什么。

志愿服务是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一种方式,是传递爱心、播种文明的一个过程。对需要服务的对象而言,它是感受社会关怀、获得社会认同的一次机会。对社会而言,它是提升社会文明风气、促进社会和谐的一块基石。“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奉献的同时为社会创造价值,我同样也收获着精神上的满足。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华科技产业园玉屏大道9号 邮编:430204 鄂ICP备100049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