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我为乡村执画笔,共建美丽乡村(四)

作者:设记时光 时间:2022-07-21 点击数:

6月21日,武汉晴川学院设计工程学院“我为乡村执画笔”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始深入乡村,探访乡村小学,寻找乡村教育振兴采访阶段。本阶段由对乡村小学校长、老师、同学三种不同身份角色探讨关于乡村教育与乡村振兴两大板块所构成。


“一所诗意而美好的学校”

(图为实践队成员采访龙泉小学校长左老师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供图)

在对龙泉小学校长左老师的采访交流中,左老师生动形象的阐述了龙泉小学的教学理念与乡村小学在乡村教育振兴中作用。一个“泉”字,清新如诗、清澈尽美、润物无声、文脉长传。以小学为基础,以自然为根本,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学生融入自然,走进自然,在探索中学习,在劳动中进步。以龙泉山为契机,开展特色考古课程,给予孩子们别样的学习体验。

左老师以现在和之前两个不同的时间段做对比讲述了乡村教育的日新月异。龙泉小学至今已有九十年的办学历史,记录了乡村教育从贫乏到丰富的历史。国家的大力支持,老师们的奉献投入,从一无所有到硕果累累,从曲折坎坷到桃李芬芳,无不证明了乡村教育的朝气蓬勃。

“为人师表,润物无声,情真意切”

在对学校任课老师的采访中,深切感受到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亲密与感动。当一幅亲手制作并略带童真的画作被摆到办公桌前,当一张透露着稚嫩语气并带着羞涩的纸条被悄悄放进老师衣兜,当一句“‘老师’抱抱”在孩子们的口中吐露而出时。师生之间的关系原来是如此的单纯而又生动。没有老师们的辛苦耕耘,是不会有桃李满天下的。

(图为实践队成员采访龙泉小学任课老师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供图)

“关于梦想的色彩”公开课

(图为实践队成员给小朋友们上公开课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供图)

一节生动有趣的公开课,不仅能确立孩子们的梦想,更能激发孩子们对知识的热爱。爱好是一个孩子从小就有的,是骨子里的悸动。

这节以梦想为主题的公开课让孩子们用画笔画出了梦想,“老师、运动员、电脑程序员、律师、宇航员、消防员……”这些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梦想激励着他们不断向前,努力学习。

(图为梦想成为画家的小女孩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供图)

图中小女孩的梦想是一名画家,她无师自通的画画天赋实在让人惊叹,但在进一步的采访与交流中得知,小女孩受到了巨大的压力,父母扔掉了她心爱的画作并以学业为由阻止她继续画画,无法真正的去进一步学习画画知识。但是小女孩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她的梦想,家里不让画就到学校来画,没有画笔就用铅笔代替,没有画纸就用课本的空白页作画板。书中的夹页画满了她创作的插画,笔触生动,活灵活现。

(图为梦想成为运动员的小女孩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供图)

图中的孩子是由执画笔团队腾春钢,谭晓晓同学进行指导并完成绘画的同学,她是一个好动,活泼的小女孩,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田径运动员,为国争光,争做亚洲女飞人。她最喜欢的明星是体育健将苏炳添,所以她把苏炳添画进了她的画中。看着她满头大汗的绘画,可以感受到,她那颗热爱运动的赤子心早已跑出了十万八千里,在田径场中挥洒汗水了。  

腾春钢:通过今天的采访与公开课,我深切感受到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文化环境,一段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一颗追逐梦想,绘画梦想的赤子心是多么的重要,融入孩子中间,好像给自己打了鸡血一样。

谭晓晓:今天的实践更让我认识到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它能让更多的孩子大胆的热爱、坚持自己的梦想!

朱方方:每一份笑容,每一份收获,小朋友们的笑容很天真烂漫。

通过此次实践,我为乡村执画笔团队顺利完成了关于乡村教育振兴和绘出梦想两个主题的采访与公开课,受到了当地小学的大力配合与支持,孩子们洋溢的热情与似火的梦想,深深触动着团队中的每一名成员。相信今后的乡村教育一定会更加的完善,逐步达到同城市教育相当的水平,孩子们的梦想可以实现,来成就在画纸中展现的美好。

(图为实践团成员和小朋友们的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供图)

(图为小朋友们高举自己的梦想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供图)

(通讯员:我为乡村执画笔团队腾春钢  谭晓晓  朱方方)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华科技产业园玉屏大道9号 邮编:430204 鄂ICP备10004916号